中歐班列(成渝)開行突破20000列(圖)
圖為:中歐班列(成渝)開行突破20000列紀念專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發出
6月30日上午,兩列中歐班列(成渝)滿載著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日用百貨等貨物,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中心站、成都國際鐵路港,成渝兩地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20000列大關。
服務支持中歐班列(成渝)高質量發展,是重慶、成都兩地海關的共同使命,也是做好《共同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備忘錄》的重要事項。近年來,兩地海關積極落實海關總署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部署,助力搭建中歐班列(成渝)運營平臺,從定價機制、貨物資源、海外倉庫等多領域提供政策支持,努力擴大成渝地區在國際供應鏈體系中的競爭優勢,合力通過靈活應用政策疊加優勢,支持中歐班列(成渝)開展國內國際中轉、集拼集運、內外貿貨物混編運輸等業務,對班列監管由“列”變“節”,縮小海關監管單元,助推貨源結構的調整優化。
兩地海關積極推動鐵路口岸科技化建設,助力中歐班列(成渝)在智慧通關中高效運行。通過大量推廣使用車牌光學識別、H986大型集裝箱檢測系統、空箱檢測儀等現代化輔助查驗設備,推動中歐班列貨物“快檢快放、即到即放”。重慶海關所屬渝州海關開發上線鐵路口岸自動運抵系統,企業先提前申報,貨物在運抵卡口時自動采集、自動對碰、自動解析相關數據,并同步申報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快速完成運抵確認、報關放行。成渝兩地海關還加強與口岸海關的協同監管,降低制度性成本,提升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加強通關協作保障力度,支持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實施便利化查驗措施,采取艙單歸并、預約查驗、鐵路快通等措施不斷降低企業通關成本,推動中歐班列(成渝)越跑越穩、越跑越好。
目前,成渝兩地正加速建設“多通道跨境、多口岸過境”的國際班列大通道,建立起以成渝為主樞紐、四向拓展延伸的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陸海貨運配送體系。其中,重慶已形成“3+8+N”體系,干支網絡基本輻射亞歐大陸全境,并實現了與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等物流通道的無縫銜接。中歐班列(成渝)運行線路拓展近40條,輻射亞歐超百個城市。成都已建立起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
據統計,兩地累計開行中歐班列已突破20000列大關,是全國開行量最多、開行最均衡、運輸貨值最高、貨源結構最優的中歐班列之一,成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鋼鐵駝隊”。(張明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