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滿載著110個標箱的五金工具、日用百貨、機械配件等商品的中歐班列,從華東國際聯運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啟程,奔赴德國漢堡。這是今天從華東國際聯運港出發的第3列中歐班列。2024年第一季度,杭州海關共監管“義新歐”中歐班列741列,同比增長1.9%,監管集裝箱6.1萬標箱,同比增長1.2%,實現首季開門紅。
打好“組合拳” 提升班列集結中心功能
為了保障班列24小時通關順暢,杭州海關推行全時段預約查驗、“延時錯位服務”等便利措施,確保節假日“不斷線”、班列“不打烊”。
5月5日,“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杭州海關所屬金華海關監管三科副科長袁振和同事依然堅守在崗位上,保障假期中歐班列發車順暢。“班列的發車表就是我們的加班表,每個節假日,我們都會提前向中歐班列運營平臺調研假期中歐班列發車時間表,制定相應值班表,保障中歐班列即到即查即發。”袁振說。
此外,杭州海關積極服務開辟新線路,有效利用二次轉關和多式聯運等模式,助推開通“金華—匈牙利布達佩斯”中歐班列、“中吉哈”“中吉烏”公鐵等聯運新線路和“韓國-寧波-中歐班列”過境貨物新通道建設。目前已有“浙江號”“武義號”“蘭溪號”等特色專列實現整列開行。同時,支持班列與新業態融合發展,“義新歐”成為市場采購、跨境電商出口的重要運輸通道,樞紐集結效果逐漸顯現。
找準“破力點”,促進往返班列降本增效
5月1日,浙江飛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4筆30多萬元的退稅款快速到賬。“以前要等運到口岸后才可以申請退稅,現在啟運就能申報退稅。資金的周轉效率提升了,為我們開拓海外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公司財務總監周嬋美說。
2023年10月,金華啟動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出口貨物在金華華東國際聯運港、義烏國際陸港鐵路場站完成出口申報并放行后,即可申請退稅。杭州海關聯合財政、稅務部門積極推進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落地實施,截至2024年3月底,政策已惠及金華地區357家企業,涉及貨值3億元,累計退(免)稅超2000萬元,相關企業資金周轉平均提速10-15天。政策的輻射效應吸引了浙江省內外其他地區企業關注,寧波、溫州等地部分企業因此選擇把貨物運到華東聯運港啟運。
此外,杭州海關探索綜合保稅區、自貿區與中歐班列功能疊加,實現海關監管功能互相延伸,宣傳引導企業用好保稅倉儲分撥、入區退稅、區區結轉等政策,吸引棉紗等貨物通過回程班列入境,汽車零配件、電子器件通過綜保區轉班列出境。同時,引導企業自主申報境內段運費扣減,就運費申報對企業開展“一對一”指導,確保應享盡享優惠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計為664票中歐班列回程貨物辦理境內段運費扣減,為企業減免稅款67.8萬元。
巧按“快通鍵”,提升班列通關運行時效
5月3日,在杭州海關所屬金華海關的現場監管下,布匹等貨物從生產工廠倉庫運抵華東國際聯運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后,在鐵路“抵港直裝”模式下立刻“換乘”中歐班列出發前往中亞國家。
與傳統通關模式相比,運用“抵港直裝”的貨物可實現“從工廠直達港區”。貨物在工廠準備出口時,可以向海關提前申報,貨物運輸至港區監管放行后即可直接開展貨物裝車,免去了進入海關監管場所“一卸一裝一倒運”環節,可節省一半以上的時間。“新模式下,出口貨物從公司裝柜到搭上班列,當天就能完成,實現了物流‘零庫存’。”浙中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羅建源說。
除了推廣鐵路快速通關、抵港直裝等便利化措施,杭州海關還創新開展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監管模式,將海關監管前置于裝箱之前,避免掏箱查驗、二次裝箱,解決拼箱貨物找貨難、重新裝箱難等問題。
杭州海關將積極助推長三角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以“智慧海關”為牽引,優化數智港區管理系統、海關監管系統,推廣集拼倉試點新模式,完善班列干支銜接通道,推動班列更趨便捷高效。(王展、袁振、劉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