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在浙江大華智聯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稅倉庫內,經系統自動申報、工業機器人自動取貨、掃碼驗核,一批價值600余萬元的機械硬盤完成海關申報并自動出庫。不到15分鐘,這批硬盤就被送到企業的產品生產線上。在30多公里之外,杭州海關所屬錢江海關關員通過“保稅智慧監管數字駕駛艙作業平臺”,對這批保稅物料的出庫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管理。
“有了這個數智保稅倉,不僅供應鏈更穩定高效,每年還可以節約幾百萬的成本。” 浙江大華智聯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建堂表示。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安防產業,也是海關AEO高級認證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像大華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對供應鏈效率要求非常高。”錢江海關駐富陽辦事處保稅監管科科長丁咚表示,“針對企業對生產物料供應方面的需求,我們指導企業建立數智保稅倉,通過數字化監管,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
在海關指導下,企業將公司財務管理、經營管理、客戶管理、機器人控制、倉儲管理等系統整合為“供應鏈管理系統”,并與海關聯網對接,建成數智保稅倉。在進口物料進入倉庫前,以“到貨批次+最小包裝”為單元,對物料進行數字賦碼,相關信息實時上傳系統,通過數據綁定、關聯和溯源,實現精準監管。目前,保稅倉所有區域、貨架、設備和物料已實現數字化標簽全覆蓋。
在對進口物料進行賦碼的基礎上,杭州海關研發“數字駕駛艙”作業系統,將海關監管嵌入企業供應鏈各環節,對企業物流、通關、生產等各環節實行全流程精細化管理,實現業務數據可溯源、風險動態實時預警的遠程數字化智慧監管。企業采購數據直接生成報關數據,物料入出庫實現自動申報、自主申報、自動作業,企業報關實現“零成本”“零差錯”。“我們的物料在出庫時,系統可以自動向海關申報,實現秒速通關,庫內操作全部由機器人完成,十來分鐘就可以把物料從倉庫送到生產線上。”朱建堂表示。在數字賦能的助力下,企業通過中歐海關之間的數據同步、互認合作,現在還能享受到國際海關之間關于AEO高資信企業最優惠的通關便利措施。
目前,“數字駕駛艙”還迭代升級了出庫溯源等模塊,可以實時追溯某批保稅物料的采購合同、發票、箱單等數據信息,在做好保稅貨物日常監管的同時,可以為核查等作業提供第一手的數據和技術支持。“在確保嚴密監管的前提下,通過監管創新和科技創新,進一步優化服務效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丁咚表示。
浙江省塊狀經濟發達、高端制造業集中、高資信企業較多,大華數智保稅倉作為杭州海關推進智慧海關建設的探索實踐,對于航空維修、生物制藥、高端裝備等新質生產力企業有著很好的參考價值。為此,杭州海關將推廣“數智保稅倉”列入“智關強國”行動“616X” 體系,通過智慧監管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水平。
浙江長龍航空有限公司的保稅倉庫是浙江省首個航空維修領域的數智保稅倉。浙江長龍航空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客機72架,累計開通國內外航線700余條,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國外航材用于客機維護。“現在,我們可以先將進口航材存入保稅倉,需要使用時再分批繳稅出庫,航材使用更加靈活便捷,資金使用率也有效提升。” 長龍航空戰略規劃副總監徐文龍表示。
長龍航空的這個數智保稅倉,在規劃設計時也參照了大華數智保稅倉的建設經驗。進口航材在進入保稅倉庫時,同樣會完成“賦碼”,倉庫內的作業機器人會根據航材的特點和尺寸大小,自動進行搬運作業,相關數據直接同步到企業的倉庫管理系統,并自動生成報關數據推送給海關系統,實現自動報關。
“有了這個數智保稅倉,既可以滿足我們自身的維修業務,還可以為周邊的民航企業提供進口航材的倉儲服務,減少備件運輸時間,提高維修保障效率。”徐文龍表示。(朱軼、傅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