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關員對草莓生長情況開展定期監測 白瑩瑩/攝
近日,在丹東圣野漿果合作社的草莓包裝車間里,正是一片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一批批草莓鮮果正在被逐個篩選裝箱,經大連海關所屬大東港海關關員檢疫合格后,即將出口海外。
“這次我們出口是‘紅顏’草莓,又叫‘99’草莓,該品種果肉飽滿、色澤亮麗。特別是今年草莓的品質比往年還好,海外的訂單也是源源不斷,東港草莓的名號也越來越響亮了。”丹東圣野漿果合作社負責人馬廷東說。
東港草莓種植始于1924年,產業發展已歷經百年,如今全市約10萬余戶農民從事草莓生產,草莓專業合作社500余家、家庭農場100余戶,年產量超32萬噸,產值近百億元,草莓已經成為東港名副其實的“當家果”“致富果”。
國外訂單紛至沓來,如何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成為了擺在眾多草莓種植戶面前的待解之題。東港農道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孟祥國說:“草莓種植戶們大部分精力都專注于草莓的種植、護育,但是對國外的檢測指標和政策法規要求了解的比較少”。
對此,大東港海關針對種植戶實際情況,“一基地一策”解讀計劃出口國的行業標準、農殘檢測指標,強化政策指導和培訓,幫助企業積極應對。“從新苗發芽開始,我們便‘提前介入’,根據出口國要求指導種植戶規范育苗,開展草莓生長土質、水質定期監測,協助企業完善‘從原料到產品’的全鏈條質量管理體系,規避農藥殘留、病蟲害等食品安全問題,以質量安全打造東港草莓在國際市場上的‘硬實力’和競爭力。”大東港海關植物檢疫專家王慧玲介紹。
“鮮草莓出口最重要的就是保鮮度,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成熟的‘陸鐵空’聯運物流體系,運輸速度不是問題。”遼寧半畝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李寧說,“海關的‘綠色通道’保障了新鮮草莓快速通關。”
近年來,大東港海關立足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農民增收,聚焦本地特色農產品東港草莓“百年產業、百億產值”的宏偉目標,建立“速凍水果專列”服務品牌,著力解決草莓鮮果出口“關鍵難題”,為“農字號”特色產品走向世界保駕護航。
“在申報環節,我們積極推進海關屬地查檢業務管理系統及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模式應用,節約企業業務辦理時間和成本;在通關環節,我們實施‘即報即檢、預約查驗’,實現查檢環節‘零延時、零等待’。”大東港海關核查二科科長張琳介紹。
此外,大東港海關依托*********“農獸藥殘留及海洋生物毒素檢測”重點實驗室,不斷提高草莓沙門氏菌、殺撲磷等重點指標檢測效率,實現對草莓中300余項農藥殘留快速篩查,將檢測時長縮短到3.5個小時,確保草莓搶“鮮”出口。
如今,東港草莓出口“朋友圈”正不斷擴大,目前已銷往1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大東港海關已監管鮮草莓出口328.91噸,出口貨值4668.45萬元,貨值同比增長48.44%。(孫召海、于子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