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關港鐵區大協作機制倡議在青島發布。
倡議單位包括黃河流域海關、港口、鐵路、自貿試驗區等24個單位,倡議內容包括共筑陸海聯動新平臺、共促東西互濟新流通、共享資源要素新融合、共建合作共贏新生態。
根據倡議,各方將共筑陸海聯動新平臺,全面推進關、港、鐵、區數據互聯互通,構筑服務黃河流域物流發展“一鍵式、一站式、全程式”數據共享平臺;全面強化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港口、鐵路之間合作交流,創新與上合組織國家物流貿易等合作機制,共同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各方將共促東西互濟新流通,統籌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大力發展海鐵聯運;強化海關“11+1”黃河流域關際一體化合作交流,加快青島海關“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新模式向沿黃流域復制推廣,強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海關國際合作,共建東接日韓、西聯亞歐、南通東盟、北達蒙俄的國際開放大通道。
各方將共享資源要素新融合,依托山東港口全程供應鏈服務效能,持續完善內陸港通關查驗、全程提單、倉儲分撥、代理服務等綜合服務功能;依托西安國際港務區,合力推進內陸港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在山東港口落地;共建“一帶一路”沿線物流分撥中心、園區、海外倉,暢通日韓商品進入亞歐大陸市場大通道和上合組織國家進入亞太市場出海口。
各方將共建合作共贏新生態,推進建立“關港鐵區聯動、產學研用一體”溝通機制,培育港口、航運、貿易、物流、金融等新業態在沿黃流域起勢發展,促進產業鏈延伸、供應鏈集成、價值鏈創造,構筑共享經濟生態圈層,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據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沿黃省區經濟關聯度高,聯系緊密,發展潛力巨大。海關總署于2021年出臺12項重點服務舉措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并確定由青島海關牽頭沿黃九省區11個直屬海關和處于黃河流域西部重要通道的烏魯木齊海關,建立“11+1”關際一體協同機制,合力推動重點服務舉措落地見效。
青島海關發揮“海關服務黃河流域協調辦公室”作用,牽頭區域海關成立14個條線工作專班,細化落實28項重點工作任務,今年又聯合確定“海鐵直運監管模式推廣”等27個關際合作重點項目,均在逐項穩步推進。
同時,青島海關與山東港口集團在港口轉型、航運樞紐建設、口岸提速增效等多層面共同推進改革創新,將“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模式復制推廣到淄博、濱州、濟南等多個內陸港,降低境內綜合運輸成本20%,推廣實施智能“水水中轉”模式,單箱降低中轉成本約200元,創新實施“先期機檢、碼頭直提”模式,比傳統模式縮短通關時間70%,全面助力山東打造黃河流域最便捷出海通道,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此次倡議發布,將進一步放大山東‘海’和‘港’的優勢,暢通沿黃河入海物流大通道,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青島海關副關長石勇說。關港鐵區將進一步攜手合作,共同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共促黃河流域各物流節點對接貫通,協同助力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并進”的黃河流域開放新格局。(陳星華、王玉軍/文)
